当前位置:首页 > 厦门文化 > 正文

厦门近代文化发展历史,厦门近代文化发展历史简介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厦门近代文化发展历史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厦门近代文化发展历史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1997年厦门大学是大专吗?
  2. 厦门以前是荒岛,有海盗遗留的宝藏吗?
  3. 厦门有哪些有趣的村名、街道名和地名?

19***年厦门大学是大专吗?

19***年厦门大学不是大专,是本科。但当年根据社会需要有兼收一些大专生,2003年就结束没有了。厦门大学是爱国华领袖陈嘉庚生于1921年创办,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,也是国家“211工程”和“985工程”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。

厦门以前是荒岛,有海盗遗留的宝藏吗?

有的 这个我相信一定有!传闻郑成功还有十八个藏宝地 以前厦门港那里就有一处,以前首先军饷就是埋起来的。 不过几百年过去了 地形地貌和版图也改变太多了 你看所谓的演武池现在才多大

厦门近代文化发展历史,厦门近代文化发展历史简介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最早的厦门因为是一座孤岛,往返大陆只能乘坐船只,因此早期只有零星的渔民在东渡一带沿岸定居,后来慢慢地形成渔村

古代历朝历代都有海盗,专门在海上做打劫商船的无本生意。

渔民多半比较彪悍,在打渔的主业之外,看见落单的商船,他们也不介意客串一下海盗的角色。

故此二者之间纠缠不清,经常进行角色转换。

厦门近代文化发展历史,厦门近代文化发展历史简介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那个年头的海盗,也不是常年在海上漂泊,总要寻一个落脚点,干完买卖才能休养生息。

于是各处的小岛就成了海盗们的据点。

远离大陆的厦门,当然也顺理成章成了海盗寻欢作乐的天堂,他们不但不会劫掠岛上的原住民,相反还会给不少甜头和好处。

除了这些岛屿据点之外,海盗还需要变卖货物、换购食物、补充人员之类,于是就连漳州泉州的沿海村镇,也有不少海盗的窝点。

厦门近代文化发展历史,厦门近代文化发展历史简介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通常来说,海盗劫来的货物,都会通过大陆上的窝点进行销赃,换成海盗急需的粮食、武器和药材,在岛上的秘密据点囤积起来。

如果某次行动得到的红货太多,或者累积的财宝过多,也有可能藏匿一部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。

这就是所谓的海盗藏宝洞

厦门岛上是否还遗留着海盗的藏宝洞呢?我看至少在明代之前,可能性不大。

因为海盗们藏匿钱财,多半是放在自己出没的某个岛屿据点里,并严加看管,即便是因为官兵围剿等原因不得不撤离,也会把财宝埋在无人居住的荒岛。

其实,厦门一点都不荒。

近来总有人想当然地认为厦门就是古代泉州一个小渔村,如果真的这么认为,那真是大错特错。

小渔村的概念,似乎放在任何一个沿海地方可以成立,如开埠前的上海

上海成为五口通商口岸前,其实是县级单位,至少包含了上海县、宝山县、华亭县等十县,如果上海都算是小渔村,那么厦门可能是小渔村的小渔港。

厦门在清代以后,基本上已经摆脱乡镇的格局,大部分时候是泉州、兴化及后来的永春州等府所在的道驻地,驻地官员的官职大小大概介于省和府之间,更多时候体现的是军事地位,虽然在行政上仍属同安县,但却有一定的自治权。

在今南普陀寺、万石植物园的山石上便保留有相当数量的清代巡海道、台厦兵备道、厦门道等官员的题刻。

这个时期,别说海盗,就是一般商船都不敢在厦门口岸胡来,否则立马绞杀。

而在明代,厦门的城墙是在朱元璋时期建造的,当时与之相似的如晋江永宁卫、龙溪镇海卫,算是军事堡垒,说它是渔村,也不过分,当时的整个闽南沿海,几乎没有一个靠海地方比厦门更优越更城市化,如果一定要找出一个,那么只有不久后成立的漳州府海澄县。

因而,对于现在闽南还存在的各个市县区,比历史积淀和发展水平,凡是靠海的城区,就属厦门最古老、级别最高(因为海澄县后来与龙溪县合并,市中心改至石码,海澄降为镇)。

然而,这并不是说明厦门就能与漳泉比肩,毕竟在历史文化水平上,三者是不对等的,厦门显然是后辈晚生,是漳泉混合的产物,仅代表了闽南文史在近五百年里的一个发展方向,也是闽南海派文化的一个近代表现。

闽南这一带古代海盗很多,厦门港的出海口龙海的浯屿好像差一点成了葡萄牙的基地,他们被赶走后,跑到了澳门落户。不过我们的海盗没有藏宝的习惯,会不会抢了宝物回家盖红厝。如果你上荒岛去挖宝,恐怕只能挖到红膏蟹。

厦门有哪些有趣的村名、街道名和地名

街名往往反映城市历史特征。很多都是以当时做的买卖、建筑特性、房屋分布来命名的。

比如按卖的生擒:

卖鸡巷:据说早年是鸡鸭市场

做生意的内容:

暗迷巷:厦门最窄巷子,就能过一个人,暗迷指稀饭

棉袜巷:卖棉袜的

房屋、道路结构

十一间:最早有十一间房子

九条巷:最早有九条巷子


说起厦门街道的名字,最有趣的莫过于中山路附近、定安路边的小走马路了。从中山路巴黎春天的台阶走上去,你就能找到这条路。小走马路是厦门的古道之一,其旧路从厦门古凤凰山麓直通厦港巡司顶。以前这里是条山路,明末著名将领郑成功及清初名将施琅均在厦门练兵、执政,以小走马路作为练兵要道,并皆以厦门港为练兵出发点,先后分别两次收复宝岛台湾,挽救台湾于脱离祖国大陆的危机之中,保障祖国的领土完整。小走马路是闽台一脉相承的佐证古迹,后因历代***,小走马路仅残存一路口破旧台阶,现在,紧邻小走马路的大走马路已改叫大中路。

1、最窄的巷子——暗迷巷,在***路旁,有这样一条长100多米的小巷,说它是厦门最窄的巷子一点也不为过,窄到仅容一个人通过,这就是暗迷巷。走在暗迷巷,如果撑伞只能半开,因为它的宽度甚至容不下一把雨伞。很久以前,暗迷巷是一条专门卖稀饭的巷子,在闽南话中,稀饭的发音是“an mi”,翻译成普通话,就成了暗迷,是不是特别有意思呢?

2、最长的巷子——四仙街,在清代,有个清园公。一次,厦门患大水,漂来一座女子神像。为了供奉神像,清园公建了一个四面是佛的塔,名为四仙佛塔。到今天,这条街的名字就演化成了四仙街。四仙街有200多米长,是厦门长度最长的巷子。

而厦门最短的圣王公巷已经不复存在了,它曾位于华城旁的第一圣堂,也叫新街礼拜堂的旁边,只有几米长。仅有的几米小巷,也由于建设中华城而消失了。

3、最香的巷子——大字酒巷,从老虎城后身的斜坡走上去,“通奉第巷24号”的尽头就是大字酒巷,据说清代的时候,这里有一个酒家,门外总是悬挂着“酒”字大布招作为广告,旗子上写着一个大大的“酒”字,这条巷子也因此得名大字酒巷,巷子里也飘着酒香。

4、名人最多的街——盐溪街,厦门的名人多住在哪?想必那就是盐溪街了。这里曾住着著名书法家欧阳祯,教育家陈桂琛,原厦门图书馆馆长、诗人李禧,书法家柯伯行等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厦门近代文化发展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厦门近代文化发展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